主菜的第二道菜,老實說我想滿久的,在很多菜色上猶豫不決,但又希望不會太難太複雜,讓大家真的可以在過年的時候上到餐桌上。
能夠只單靠醬油香氣的菜色,不靠任何其他香料的輔助,在我印象當中,第一個會繃出來的肯定就是這道菜。
是的,沒有滷包,連八角都不需要,單靠不同的醬油的香氣,就可以做出這道台灣人非常熟悉的傳統菜色。 柔軟多汁,卻又Q彈,肥肉川燙和油炸後,變的不油膩,經過長時間的燉煮,肉質軟而不爛。 或著白飯一起吃,會連說話的時間都沒有。
客家習慣用桂竹筍和梅干菜墊底,而我這個中南部人,最熟悉的則是筍乾。
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道,我覺得屬於傳統的古早味,卻又很難被人忘懷的大菜。
#筍乾大封肉
這次因為我一次做了十斤,量大食譜大家不適用,所以我換了一個比例的數字,在料理的過程中,記得不斷的試吃一下,調整出自己喜愛的味道。
大封,除了醬油要好,豬肉更要好。
建議用黑豬肉,中排大約6支排,大小我覺得最剛好,中排不會太肥也不會過瘦,燉煮又可以軟爛黏口,
五花腩-中排
醬油類:水 1:2.5-3
所以假設水用了1500,大約醬油類就差不多在500。
醬香 豆香 層次
醬香: 基本上就是適合滷燉的各類醬油,可以偏甜沒關係
豆香: 我大多是選擇黑豆做的醬油,通常會比較鹹,但豆香氣濃郁
層次: 這個大多是油膏類來達成,我是喜歡使用蠔油,因為還多了鮮味
至於選那個品牌,怎麼混搭比較好,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愛的那個味道,我就不去多說明。 不過影片裡有我用的醬油類型,大家可以參考。
其次,在筍乾的部分,請特別注意不要發酸或是太濕有怪味道,我自己是會選擇價位高一些的乾筍乾來使用,香氣比較好,再往上還有一整束的,單價就又更高了。 但請都記得,乾的筍乾一定要清洗,之後泡水幾個小時,所以比較費時喔。
這次做的口味加入了豆瓣醬,是的就是豆瓣醬,很古早味的調法,量也不用多,我自己很喜歡就是了。 另外,不吃辣的人或是有小朋友的人可以不用加辣椒喔。
薑蒜辣椒這些辛香料,不用太在意準確的用量,抓個大約就可以了。包含冰糖 麥芽糖 和味霖也都是,南北喜愛的甜度差異頗大。
另外,請記得炒醬油的時候,醬香氣一定要出來,才能下一個步驟喔!
剩下其他的部分,影片裡都有步驟,就請大家看影片後,再一起來討論了吧!
最後附上我這次的用量
五花腩 9.5斤
松露醬油 600g
黑豆清蔭油 400g
蠔油 5匙
冰糖 5匙
麥芽糖 1大匙
味霖 3匙
豆瓣 2匙
白胡椒 3匙
油蔥酥....適量
蔥 一把
薑 6-7片
蒜 10-15顆
辣椒 三支
高湯1500cc
水 1500cc
筍乾 300g
#好餓廚房
#過年系列